公务员考试设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科目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
申论:通过报考者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所有考生必须参加公共科目的考试。
专业科目:部分职位要求考生参加专业科目考试,考试内容根据职位需求设定,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需加试《专业科目》或《公安基础知识》等。
面试: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综合分析能力、计划与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意识与技巧、应变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等。
报考条件
国籍与年龄:报考公务员的考生必须是中国国籍的公民,一般要求考生年满18周岁,具体年龄上限根据岗位和职级不同而有所差异。
学历与专业:通常要求考生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部分高级职位甚至要求硕士或博士学位。不同职位对专业背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政治素质与道德品行:考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能够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考生还需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公正廉洁。
考试机制
考试主管部门:国家公务员局。
报名方式:通过国家公务员局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报考者从事公务员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申论主要测查报考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判断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笔试合格线:根据当年考试情况和招录计划,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
面试:笔试成绩合格的考生,按照招录计划与面试人数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
体检和考察:面试结束后,根据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考察主要对报考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
公示和录用:体检和考察合格的考生,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办理录用手续。
这些设定旨在全面测查报考者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选拔出的公务员能够胜任国家机关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