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拥有众多古迹和文化遗产,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景点:
博雅塔:
建于1924年,高37米,是燕京大学的水塔,外形仿照通州燃灯塔。
花神庙山门:
本名慈济寺,建于清代,现仅存门洞作为遗址。
花神庙碑:
立于燕南园,为乾隆年间所立,关于其来历有两种说法。
大钟与钟亭:
位于未名湖西岸,亭内有大钟,钟亭建于20年代。
勺园:
明朝末年创建,至今已有380余年的历史。
淑春园:
位于现今的未名湖一带,由清代和坤开发。
鸣鹤园:
曾是京西五大邸园之一,与镜春园同属春熙园,为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
镜春园:
曾为圆明园附园淑春园的一部分,园子被赐给和珅后迎来大规模营建。
承泽园:
始建于雍正三年,为果亲王允礼赐园,后经过整修。
办公楼:
建于1926年,原名“施德楼”,后改名为“贝公楼”。
西校门:
原为燕京大学的主校门,由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捐资修建。
民主楼:
原名宁德楼,是燕京大学在燕园校址的第一所建筑。
外文楼:
原称穆楼,建成于1925年,燕大时期作为教室使用。
未名湖:
最初无名字,后由钱穆教授起名,成为北京大学的标志性景观。
这些古迹和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北京大学悠久的历史,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