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题解题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代入排除法
适用题型: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能够满足题干所有条件。
方法:将选项代入到题干当中验证哪个选项为正确答案。
技巧:
先排除后代入:先用数字特性排除一项或者几项再代入排除。
最值代入:问最大从最大项开始入手,问最小从最小项开始入手,应从整十、整百开始入手。
例题:
问题:运送5800斤米前往灾区,每个大麻袋可以装70斤,每个小麻袋可以装40斤。要让每个袋子装满,则需要大麻袋、小麻袋各多少个?
解析:设需要大麻袋和小麻袋各x个、y个,根据题意得70x+40y=5800,代入验证C选项符合4200+1600=5800,符合,因此选择C选项。
图形推理
数量类:
重点集中在点、线、角、面、素的数量变化。
通过观察题干中几个特殊图形快速确定考点,如直线数、一笔画和直角数等。
位置类:
元素个数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局部元素位置有变化,包括平移、旋转、翻转。
例题:
问题: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解析:通过观察题干中几个特殊图形快速确定考点,特别是第一行第二个图形,只有三条直线构成,可考查的规律一般就是直线数、一笔画和直角数,而其他图形有直角的很少,可以快速排除,再数出线条数排除这一考点后,就可以确定这题考查的是一笔画,从而选出正确答案C选项。
选项分析
语气的中庸原则:答案定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不具体的选项。若选项中出现具体的数字或绝对化的词语或太明确,则定是错误选项。
关键词的中庸原则:答案一定在含有最多个相同或者相反关键词的选项中。
选项长短的中庸原则:
如果题干要选正确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不长不短的选项是答案。
如果题干要选择错误的,那么答案在长度最不中庸的选项中即长度最长或者最短的选项是答案。
答案特征:
答案一定是体现民族自豪感的选项。
答案常是年份最近的选项。
方阵问题
定义:将元素按一定条件排成正方形,研究“每条边上的元素个数”、“层数”、“每层元素总数”以及“方阵元素总数”的关系。
核心规律:
方阵元素总数=每条边上的元素个数×每条边上的元素个数。
最外层元素总数=(每条边上的元素个数-1)×4。
方阵层间关系:边边差2,层层差8。
层数=最外层边上元素个数÷2(有余数时,商要+1)。
求解方法:
利用层间关系:算出各层,层层相加。
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层数为奇数时,元素总数=中间层元素个数×层数;层数为任意层:元素总数=(最外层总数+最内层总数)×层数÷2。
例题:
问题:有绿、白两种颜色且尺寸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400块,将这些瓷砖铺在一块正方形的地面上:最外面的一周用绿色瓷砖铺,从外往里数的第二周用白色瓷砖铺,第三周用绿色瓷砖,第四周用白色瓷砖……这样依次交替铺下去,恰好将所有瓷砖用完。这块正方形地面上的绿色瓷砖共有多少块?
解析:正方形地面上共铺400块瓷砖,400=20×20,即最外层边长个数为20,层数=20÷2=10层(绿色与白色瓷砖交替各5层),最外层绿色瓷砖总数=(20-1)×4=76。
解题顺序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