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学生可能遇到的诈骗套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不良校园贷
虚假贷: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
培训贷:假冒职业培训机构,夸大培训效果,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培训费用。
兼职贷:要求学生贷款购买产品做销售代理,利息和滞纳金极高。
美容贷:针对爱美却缺钱的学生,推荐贷款和分期付款,怂恿学生贷款。
注销校园贷:伪装成银监会工作人员或网贷公司客服,诱导学生将网贷提现的借款转入个人账户。
违法网络兼职
虚假兼职中介:以“到账快、低付出、高回报”为诱饵,要求先交中介费。
网络兼职刷单:诱导学生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多次转账后不予返现。
出租社交账号
发布“寻租”广告,以高价佣金吸引学生出租社交账号。
刷单返利诈骗
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冒充购物网站客服,谎称产品质量问题,诱导你提供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
虚假购物诈骗
在微信群、朋友圈、网络购物交易平台上发布低价出售物品的信息,诱导私下转款。
冒充公检法类骗局
冒充官方身份,声称涉嫌严重问题,要求配合调查,诱导转移资金。
演唱会门票类骗局
通过虚假购票网站或二手交易平台发布门票信息,诱导学生付款。
贷款、代办信用卡类骗局
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虚假广告,要求缴纳各种费用。
虚假购物、服务类骗局
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虚假商品或服务信息。
防范这些诈骗的方法包括:
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高额回报承诺。
谨慎处理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手机号和验证码。
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兼职信息,避免向不明来源支付费用。
对于校园贷,了解学校相关政策,避免陷入高利率贷款陷阱。
警惕陌生人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的借款请求。
使用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和服务,避免私下交易。
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人或朋友沟通,并报警。
请记住,保持警惕和知识更新是防范诈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