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大学专业的融合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党建工作引领和推动专业建设,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和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案例和策略:
搭建联建工作平台
教师和学生党支部联建: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党员教师担任学生党员导师,在思想政治、学习和生活方面提供指导和帮扶。这种联建平台不仅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归属感,也使教师党支部的活动更加丰富化。
完善三个机制
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党务工作能力强、学术科研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确保党建与专业建设的紧密结合。
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激励教师党支部在党建和业务融合中取得成效。
依托学科专业特点
挖掘利用地域红色资源:如外国语学院依托学校党委“党建质量提升年”建设要求,探索党建与学科专业融合的学习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学习教育模式
“党史学习教育+学科专业”: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科专业建设深度融合,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现象,促进学生培养与党建工作的契合。
党建引领专业发展
党建引领▪专业融合交流会:如地理科学学部人文地理与地理教育党支部和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区域地理与旅游管理党支部共同主办的交流会,探讨专业建设与党建工作的融合。
党建与业务融合“五个一”新机制
顶层设计,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党建与业务的高度融合,解决党建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
党建业务融合锤炼专业技能
特色党日活动:如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第一党支部开展以“党建业务融合,锤炼专业技能”为主题的活动,提升党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项目依托的协同发展
以项目为依托:如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工程与设计系机电工程党支部以项目为依托,对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协同发展的具体实践及其成效进行探究。
“五同”模式
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构建党建与业务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的“五同”模式,形成大融合格局。
通过这些实践案例和策略,高校可以有效地将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融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高校继续深化党建与专业融合的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确保两者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