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录取中可能存在一些套路,这些套路可能涉及不同的大学。以下是一些大学可能采用的招生套路:
提前批招生
复旦和上海交大在提前批中招收大量学生,不细分专业,以技术科学和自然科学来分,让考生先上车再说,这可能使得分数线被拉高。
先大棒后胡萝卜策略
例如浙江大学,可能会设置较高的门槛,如要求考生为该省浙大录取的前6名,但实际上可能会接受分数稍低的学生,以此吸引考生。
夸大宣传
国科大等学校可能会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夸大某些专业的排名和录取难度,诱导学生申请。
合作办学
培训机构可能与高校合作,提供旁听课程等方式,声称可以进入大学学习,甚至发放正式学历和学位,这是虚假宣传。
补录诈骗
诈骗分子可能会声称可以通过花钱“补录”学生进入大学,或者提供所谓的“内部指标”和“机动指标”。
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分子可能会发送虚假的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的学杂费、住宿费等费用。
考生和家长应该小心这些可能的招生套路,并通过官方渠道获取准确的信息和录取结果。如果有疑问,可以直接咨询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或相关教育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