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该校的核科学与技术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均为A+,拥有“核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设有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应用2个本科专业方向。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核科技人才的主要基地,以理工结合为特色,培养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北京大学:
该校的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在2022年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大学排名中评为A+。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设有原子制造研究院,依托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等学科方向,开展前沿研究,筹建“原子制造”学科和原子极限微制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复旦大学:
该校的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在2022年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大学排名中评为A+。
上海交通大学:
该校培养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内的高级技术专门人才,具备核电及热能工程设计、安全分析、控制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
西安交通大学:
该校培养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内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能从事核反应堆和核电厂研究、设计、运行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四川大学:
该校培养具有核物理及核技术应用基础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工业、农业、医学与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从事核技术应用、核电子仪表隔阂核能利用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该校的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核动力装置专业,现有“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学位授权点。
兰州大学:
该校的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22年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大学排名中评为4★。
东华理工大学:
该校的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22年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大学排名中评为3★。
成都理工大学:
该校的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可溯源到1956年设立的原子能事业,具有优良的涉核基因。
西南科技大学:
该校与国防科工局共建,开始发展涉核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热物理及核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这些大学在原子专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涵盖了核科学与技术、原子制造、原子与分子物理等多个方向。建议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大学进行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