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航空类专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代码:082001)
主要研究航空电子系统、飞行器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材料学等多个领域,进行飞行器总体、结构与系统的分析设计等。例如:火箭、载人飞船等飞行器的设计制造,飞机各种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等。
开设课程包括:《空气动力学》、《传热与燃烧》、《发动机设计》、《飞行控制》、《飞行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综合电子系统》、《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航空航天制造技术》等。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代码:082002)
主要研究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飞行器总体、结构、外形的设计等,涉及数学、力学、机械学等相关领域,进行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性能计算与分析、结构受力与分析、飞行器故障诊断及维修等。常见的飞行器有: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载人飞船、火箭等。
开设课程包括:《空气动力学》、《CAD/CAE软件应用》、《电工及工业电子学》、《飞机CAD技术》等。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代码:082003)
主要研究飞行器制造、制造工程、电工与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飞行器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与管理等。
开设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航空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等。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代码:082004)
主要研究飞行器动力装置的设计、制造与运行,涉及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涡轮机等,进行动力系统的设计、测试与优化。
开设课程包括:《热力学与传热学》、《发动机原理》、《涡轮机原理》、《火箭发动机设计》等。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代码:082005)
主要研究飞行器内部环境及其控制技术,包括生命保障系统、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设备的研发与应用。
开设课程包括:《环境控制系统工程》、《生命保障技术》、《航空航天器热控制》等。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代码:082006T)
主要研究飞行器的设计、制造与运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评估,涉及质量控制、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开设课程包括:《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可靠性原理》、《故障诊断技术》等。
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代码:082007T)
主要研究飞行器的适航认证、维护与检查,涉及适航法规、适航标准与认证程序等。
开设课程包括:《适航法规》、《适航管理》、《飞行器适航技术》等。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专业代码:082008T)
主要研究飞行器的控制系统及其信息传输技术,包括飞行控制理论、导航与通信系统等。
开设课程包括:《飞行控制系统》、《导航与通信系统》、《无人机控制技术》等。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代码:082009T)
主要研究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系统设计、制造与运行,涉及无人机控制、任务规划与管理等。
开设课程包括:《无人机系统设计》、《无人机控制技术》、《无人机任务规划与管理》等。
智能飞行器技术(专业代码:082010T)
主要研究智能飞行器的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在飞行器设计、控制与导航中的应用。
开设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基础》、《智能控制系统》、《智能飞行器设计》等。
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专业代码:082011T)
主要研究空天领域中的智能电推进系统,涉及电推进原理、能源管理、飞行器性能优化等。
开设课程包括:《电推进原理》、《能源系统管理》、《智能电推进技术》等。
飞行器运维工程(专业代码:082012T)
主要研究飞行器的运营与维护技术,包括维护计划、维修策略、故障诊断与处理等。
开设课程包括:《飞行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