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时间点和事件:
民国时期
1931年7月15日,国民政府开始了民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公务员高等考试,称为“公务员高等考试”。
20世纪90年代
1993年10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开始。
199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和北京公务员考试(简称“京考”)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许多大中专毕业生的择业焦点。
21世纪初
2008年,公务员考试继续受到热捧,许多年轻人报考公务员,竞争激烈。
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试科目调整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和《申论》。
其他重要时间节点
1982年,我国还没有“公务员考试”的概念,那时还叫“招干考试”。
夏商周时期:没有公务员考试这一公职选拔制度,国家的主要官员是皇亲国戚。
这些历史事件表明,公务员考试从早期的招干考试发展到现代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经历了多次重要的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