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中关于保温知识的要点如下:
保温材料分类
有机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聚氨酯泡沫等,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燃烧性能相对较差。
无机保温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矿棉、硅酸钙等,燃烧性能较好,但保温效果相对有机保温材料较差。
燃烧性能
不燃性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等,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燃烧、不微燃、不炭化。
难燃性材料:如经阻燃处理后的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等,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
可燃性材料:如未经过阻燃处理的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等,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后能立即起火。
消防应用
在消防工程中,保温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和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对于其他场所,应采用低烟、低毒且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的保温材料。
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做防护层,采用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时,防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建筑保温系统检查
建筑外墙采用内保温系统时,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定场所,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建筑外墙采用保温材料与两侧墙体构成无空腔复合保温结构体时,该结构体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相关规定,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B1、B2级时,防护层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
设置人员密集场所的建筑,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
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内、外墙体和屋面保温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防火隔离带
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在保温系统的每层沿楼板位置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隔离带的设置高度不应小于300mm,且应与建筑外墙体全面积粘贴密实。
当建筑的屋面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均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屋面与外墙之间应采用宽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进行分隔。
装饰层之间的空腔
在每层楼板处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防止因烟囱效应而造成火势快速发展。
这些知识点在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中经常出现,建议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复习,确保能够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