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安装路灯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穿线要求
在灯臂、灯盘、灯杆内穿线不得有接头,穿线孔口或管口应光滑、无毛刺,并应采用绝缘套管或包扎,包扎长度不得小于200mm。
金属构件处理
路灯安装使用的灯杆、灯臂、抱箍、螺栓、压板等金属构件应进行热镀锌处理,防腐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覆盖及其他有关覆盖层维氏和努氏显微硬度试验》(GB/T9700)、《热喷涂金属件表面预处理通则》(GB/T11373)及行业标准《钢铁热浸铝工艺及质量检验》(ZBJ36011)的相关规定。
接地要求
电标及金属附件均应可靠接地;不得用裸铝导线以及电缆金属护套层做接地线,接地线不得兼作他用;需采用接零保护时,单相开关应装在相线上,保护零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安装工艺
灯具安装应牢固,采用预埋吊钩、膨胀螺栓等安装固定,严禁使用木榫。固定件的承载能力应与电气照明灯具的重量相匹配。
引向单个灯具的绝缘导线截面积应与灯具功率相匹配,绝缘铜芯截面积不应小于1mm²,100W及以上灯具的引入线,应用瓷管、矿棉等不燃材料做隔热保护。
I类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用铜芯软线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连接处应有接地标识。
当吊灯灯具重量超过3kg时,应采取预埋吊钩或螺栓固定。
质量大于10kg的灯具的固定及悬吊装置应按灯具重量的5倍做恒定均布载荷强度试验,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5min。
路灯间距
路灯间距一般由道路性质、路灯功率的大小、路灯高度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决定。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路灯间距在25米-50米之间,当有电力线杆或无轨电车架空电杆时,间距为40~50m。此外,如果采用地下电缆供电,间距宜小,有利于照度的均匀度,间距通常为30~40m。
灯具安装高度与仰角
同一街道的灯具安装高度(发光中心到地面高度)必须一致。特殊灯型根据设计要求安装,灯的高度应相当于需要被照明马路的宽度。灯具仰角由街道宽度及灯具的配光曲线决定,每条街道的仰角应一致。灯头可调时,应使光源中心线落在路宽的1/3-1/2范围内;对长臂灯(或支臂灯)灯身在安装后,灯头侧应比电杆侧仰起100毫米,特殊灯具应根据配光曲线来决定灯具仰角。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路灯安装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同时满足道路照明的功能需求。在实际操作中,建议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