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的目标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主动控制
事前控制:在项目开始之前,造价工程师需要预先分析目标偏离的可能性,并拟订和采取各项预防性措施,以确保方案目标得以实现。这包括详细调查外部环境条件、识别风险、科学制定方案、高质量地做好组织工作、制定必要的备用方案,并确保方案具有适当的松弛度和信息流通渠道。
被动控制
事中事后控制:被动控制是指发现问题、找出偏差,然后寻求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回送给方案实施系统付诸实施。这种控制方式属于反应控制,用于纠正已经出现的偏差。
工程进度控制
对工程从筹划与决策开始,经设计与施工,直至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为止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这涉及到对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和工程材料的全面调研和论证,以及合理确定预算编制的基准。
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控制不仅仅是单一目标的控制,而应当与工程质量和进度控制同时进行。造价工程师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对各项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成本预算。
利润管理和效益分析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工程师需要进行项目的利润管理工作,确保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水平。这包括科学测算项目的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避免项目出现损失和亏损,最大限度地保障项目的利润和效益。
规划和预算编制
在工程项目开始之前,造价工程师需要对项目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内容,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预算编制。
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造价工程师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对项目的各项费用进行详细核算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成本预算,并及时制订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
评估和监控
造价工程师需要对项目的进度、造价和质量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控,确保项目始终在预定的目标范围内进行。这包括使用网络计划技术、S曲线法、香蕉曲线法等工具和方法进行有效的目标控制。
通过上述措施,造价工程师可以确保工程项目在质量、进度和造价三个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