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自身工作疏忽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未全程监督施工过程
监理工程师未能细致地监督工程的所有进程,导致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例如,在室韦苏木酒店5区楼板施工过程中,因监理工程师未在现场监督,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
未正确履行监理职责
监理工程师未能按照施工技术流程和作业规范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仔细检核,或者未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监督,导致工程留下隐患或造成损失。
专业技能不足
尽管监理工程师履行了监理合同中业主委托的工作职责,但由于其本身专业技能的限制,可能并不一定能取得应有的效果。例如,在某些需要专门进行检查、验收的关键环节或部位,监理工程师虽按规定进行了相应检查,但并未发现本应该发现的问题或隐患。
工作技能风险
监理工程师由于主观上的无意行为未能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并因此而造成工程损失。例如,由于疏忽大意,对某些该实行检查或监督的项目未进行相应的检查监督,或者虽然进行了检查监督,却未发现隐患,并因此造成了工程的损失。
技术资源风险
即使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并无行为上的过错,仍然有可能承受由技术、资源而带来的工作上的风险。例如,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按照正常的程序和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检查和监督,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但仍有可能留有隐患。
未充分行使建议权
监理工程师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在必要时为业主提供符合其专业水准的咨询意见,给业主造成了损失。
未彻底贯彻检验权
专业监理工程师未能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设备和构配件的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
管理不善
监理工程师在管理上存在疏忽,例如未给业主及相关领导请假就离开,导致工作交接不畅,影响工程质量进度。
建议
加强培训和教育:
监理公司应加强对监理工程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确保其能够充分履行监理职责。
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监理工程师能够全程跟踪和监督工程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明确职责划分:
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责范围,避免因职责不清导致工作失误。
加强沟通与协调:
监理工程师应加强与业主、承包商等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严格责任追究:
对于因监理工程师疏忽大意导致的质量问题,应严格追究其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