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程序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前期准备作业
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接受监理任务。
设立项目监理机构,委派总监理工程师,并明确各岗位职责。
配备监理设施及检测设备,熟悉施工图纸,编制项目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
协助业主组织施工合同的招标、评标,优选中标单位。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作业
参与设计交底,审定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审查施工测量结果,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进行调查。
检查承包单位技术管理及质量保证体系的落实,检查安全防护、消防卫生设备、文明施工措施。
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进行施工监理交底,检查开工条件,批准开工。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作业
三控、二管、一协调:
质量控制:审查分包单位资质,选择分包单位,进行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检验,实施隐蔽工程验收,分项、分部工程报验等。
进度控制:审核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进度对比分析,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施工。
投资控制:审查工程计量数据和原始凭证,确保工程费用控制在合同范围内。
合同管理:整理合同文件,监督合同履行情况。
信息管理:做好监理日记和有关的监理记录,及时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协调管理:协调业主、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方的关系,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工程验收阶段的监理作业
组织竣工预验收,发现问题时提出整改要求。
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工程竣工验收,签署监理单位意见。
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建设监理档案资料,包括设计变更、工程变更资料,监理指令性文件,各种签证资料等。
保修阶段的监理作业
负责本专业的保修期监理服务工作,处理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
这些程序规定旨在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合同规定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同时协调各方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