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员在计算造价时,通常会遵循以下步骤和公式:
收集基础数据
仔细研读施工图纸,了解工程细节。
熟悉当地定额及计算规则,明确哪些量要计算,哪些可忽略。
计算工程量
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各类工程项目的工程量。
套用定额
将工程量套用相应的定额或单位估价表。
计算出单项工程的合价,即工程量乘以单价。
计算直接费用
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等。
计算其他费用
包括间接费用、管理费用、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等。
汇总工程造价
将直接费用和其他费用汇总,得出总造价。
附加费用计算
如运杂费,包括运费和杂费(装卸费、调车费)等。
具体计算公式
设备运杂费= 设备原价 × 设备运杂费率
材料费= 材料净重 × (1 + 加工损耗系数) × 每吨材料综合价
加工费= 设备总重量 × 设备每吨加工费
辅助材料费= 设备总重量 × 辅助材料费指标
专用工具费= (材料费 + 加工费 + 辅助材料费) × 一定百分比
废品损失费= (材料费 + 加工费 + 辅助材料费 + 专用工具费) × 一定百分比
包装费= (材料费 + 加工费 + 辅助材料费 + 专用工具费 + 废品损失费 + 外购配套件费) × 百分比
利润= (材料费 + 加工费 + 辅助材料费 + 专用工具费 + 废品损失费) × 百分比
税金(增值税)= 当期销售税额 - 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税额 = 销售额 × 适用增值税率
销售额 = 材料费 + 加工费 + 辅助材料费 + 专用工具费 + 废品损失费 + 外购配套件费 + 包装费 + 利润
收费标准
差额累进计费:根据工程金额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费率进行累进计费。例如,某个工程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6000万元,收费标准如下:
200万元 × 3.2‰ = 0.64万元
(500-200)万元 × 2.7‰ = 0.81万元
(2000-500)万元 × 2.4‰ = 3.6万元
(6000-2000)万元 × 2.1‰ = 8.4万元
合计费用 = 0.64 + 0.81 + 3.6 + 8.4 = 13.45万元
建议
熟悉定额和计算规则:预算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定额及计算规则,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注意材料价格波动:材料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预算员需要及时关注材料价格走势,并在预算中予以体现。
合理确定人工价格:人工价格通常由包工队或分包商提供,预算员需要与他们进行充分沟通,确保人工价格的合理性。
细致计算工程量:工程量的计算需要细致入微,避免因工程量计算错误导致预算偏差。
通过以上步骤和公式,预算员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并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