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造价员的廉洁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招标环节的风险
不按规定走公开招标程序,而是进行邀请招标或象征性比价后内部确定。
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将大项目分拆成多个小标段进行招标。
倾向性资格审查,排除竞争者,设置针对性排除条款或绑定特殊资格条件。
半招半定,部分项目公开招标,其他部分则通过设计变更或追加项目委托给关系户。
评标不公正,过程不公开,存在暗箱操作。
招标过程中重要信息如评标人、竞争方报价、标底泄露。
投标环节的风险
采取商业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谋求中标。
陪标、围标、串标等违规风险,投标人之间建立攻守同盟。
违规出借资质给不具备资格条件的单位或利益相关人。
私盖私刻合同章,违规参与项目投标。
中标后再非法转包分包。
材料采购管理环节的风险
设备采购不按规定招标,物资不按规定进行集中采购。
设置进入门槛,指定购买相关型号产品或供货商。
采购人员收取供应商回扣。
采购和验收人员相互串通,少买多报,以次充好。
岗位廉洁风险
对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履行不到位,产生责任风险。
可能存在收受施工单位现金或财物,默许盲目超规模,为施工单位说情、谋利。
在工程管理、工程招标前期、中期和后期各环节上存在风险。
制度系统建设风险
利益冲突是廉洁风险产生的根本动因,通过分析廉洁风险点上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建立起相应的严密的防范制度。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廉洁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廉洁教育
针对不同岗位的风险点,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如观看警示电教片、政策法规学习等。
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文艺汇演等形式,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影响力。
建立健全制度系统
规范权力运行,建立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体系,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
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形成权力结构配置标准。
强化监督机制
对招标、投标、材料采购等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建立健全举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加强个人自律
引导高风险岗位人员正确处理个人经济事务,调整消费结构,消除攀比心理和贪欲。
对高风险岗位人员的超越经济结构和消费能力的不良苗头,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及时教育。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基建造价员的廉洁风险,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廉洁、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