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合同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合同主体审查
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包括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
有担保人的合同,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合同内容合法性审查
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审查合同条款是否齐备,各条款内容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全或过于简单,给履行带来困难,甚至引起纠纷。
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规范,对合同草稿的每一条款、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确保表述准确无误。
合同意思表示真实性审查
审查合同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确保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愿得到体现,防止虚假合同或欺诈行为。
合同签订手续和形式审查
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如需经批准或登记,是否履行了批准或登记手续。
如果合同中约定须经公证后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过公证机关公证。
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
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名或盖章;采用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果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了质物交付的法定手续。
特定合同类型的审查
判断合同类型是否明确,查看合同首处是否清晰标明,对比合同内容与该类型合同应包含的主要条款是否一致。
判断合同类型是否合法,检查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检查签订主体是否获得资格,检查其他可能影响合同类型判断的因素。
判断合同类型是否符合交易实质,检查合同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交易实质,识别名实不符的合同类型,判断合同类型是否符合法定定义。
合同履行相关条款审查
审查合同的效力,合同的中止、终止、解除,违约责任和争议条款等。
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调查,以保证合同的履行。
其他相关审查
审查中标通知书的审核,确认其内容是否简单明了,是否明确告知了招标项目的中标情况,以及合同的签订时间和地点。
审核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核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工程清算计价的方式是否合理。
审核图纸会审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核监理工程师通知或业主施工指令,确保指令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审核施工合同,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条款,并特别注意对合同价格的审查。
审核设计变更和工程结算,关注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及工程结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以上内容的审查,可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合法性和可执行性,从而保障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