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造价员考试中的钢筋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为:钢筋工程量 = 钢筋下料长度(m)× 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
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钢筋下料长度 = 构件图示尺寸 - 砼保护层厚度 + 钢筋弯钩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 - 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 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
钢筋连接与损耗
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
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
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框架柱钢筋计算原理
长度计算:
基础层插筋长度计算:基础较低连接点插筋长度 = 锚入基础内长度(h-c+a)+ 底层(或首层)非连接区长度(H N底/3);基础较高连接点插筋长度 = 基础较低点连接点插筋长度 + 底层(或首层)搭接错开长度 max(500, 35d)。
底层(或首层)纵筋长度计算:底层(或首层)纵筋长度(接较低连接点) = 底层(或首层)层高(H 底)+ 回填高度(H t) - 底层(或首层)非连接区长度(H N底/3)+ 上层非连接去长度 max(H N中/6, h c ,500);底层(或首层)纵筋长度(接较高连接点) = 底层(或首层)纵筋长度(接较低连接点) - 底层(或首层)搭接错开长度 max(500, 35d) + 上层搭接错开长度 max(500, 35d)。
中间层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纵筋长度(接较低连接点) = 中间层层高(H 中)- 中间层非连接去长度 max(H N中/6, h c ,500) + 上层非连接去长度 max(H N上/6, h c ,500);中间层纵筋长度(接较高连接点) = 中间层纵筋长度(接较低连接点) - 中间层搭接错开长度 max(500, 35d) + 上层搭接错开长度 max(500, 35d)。
顶层纵筋长度计算:顶层纵筋长度(接较低连接点) = 顶层层高(H 顶)- 顶层非连接去长度。
钢筋计算步骤
确定构件类型。
识别钢筋编号。
按照图纸计算长度。
按照规范计算用量。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级造价员考试中钢筋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程中的钢筋工程量计算问题。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加深对计算规则和方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