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定额是一种规定消耗在单位工作基本构造要素上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的数量标准,是计算建筑安装产品价格的基础。它主要用于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材料需求计划、计算用工量、施工机械台班、考核施工成本等方面。
预算定额的编制原则包括:
社会平均水平的原则:
即遵照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运用价值所必须要的劳动时间来确定定额水平。
简明适用的原则:
编制预算定额时,对于那些主要的、常用的、价值量大的项目,分项工程划分宜详细;次要的、不常用的、价值量相对较小的项目则可以粗略一些。
预算定额的编制依据包括:
1. 现行施工定额。
2. 现行设计规范、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施工图及有关标准图。
4. 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先进的施工方法等。
5. 有关科学实验、技术测定和统计、经验资料。
6. 现行预算定额、材料单价及有关文件规定等。
预算定额的编制步骤大致可以分为准备工作、收集资料、编制定额、报批和修改定稿五个阶段。
预算定额中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量的确定方法包括:
预算定额计量单位的确定:
考虑该单位能否反映单位产品的工、料消耗量,保证预算定额的准确性,同时要有利于减少定额项目,保证定额的综合性,以及简化工程量计算和整个预算定额的编制工作。
综合工日:
考虑人工操作不可避免的损耗和零星工日消耗,适当增加工日消耗量。
人工幅度差:
人工消耗量的确定净用量根据设计图纸计算所需材料消耗的数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预算定额在工程造价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合理编制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基础,同时也是施工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