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防震知识

社会有识 · 2024-12-26 03:56:13

二级建造师在建筑实务中需要掌握的防震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震设防的基本目标

小震不坏:主体结构在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震可修:主体结构在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但经一般性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主体结构在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为特殊设防类,乙类为重点设防类,丙类为标准设防类,丁类为适度设防类。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

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柱箍筋加密,柱端截面高度、柱净高的1/6(底层柱1/3)且最大值为500mm。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构造柱:四角的构造柱应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与圈梁交接处,构造柱的钢筋在圈梁钢筋内侧穿过。

圈梁:应闭合,遇到有洞口圈梁应上下搭接。

芯柱:采用C20混凝土。

其他抗震构造要求

梁的截面尺寸: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柱的截面宽度和高度,极限不宜小于300mm,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

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

室内和室外避险措施

室内避险:利用桌子、椅子下的空间,或身体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双手抓牢固定物体,远离能坠落的物体,不要站在窗边或阳台,不要乘坐电梯,不要因寻找财物耽误逃生时间,不要跳楼或破窗而出。

室外避险: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若在车内,尽快到开阔地带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或大树旁、电线电缆下。

遇险应急措施

被掩埋后如何自救:坚定求生意志,挣脱手脚,清除压在身上的重物,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尽量向有光、通风的地方移动,用毛巾、衣服掩住口鼻,在可活动的空间中寻找水和食物,注意保存体力,不大声喊叫呼救,可用敲击方式与外界沟通,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

在家遇到地震怎么办: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浓烟导致窒息,可在窗口、阳台等地向外大声呼叫,或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在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在穿过浓烟区域时,用湿衣服或湿床单等裹住身体,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行走。发现身上有火苗时,千万不要跑,应就地打滚或用衣物压灭火苗。当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并用湿毛巾塞紧门缝。

这些知识点是二级建造师在建筑实务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