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工作的核心成员,负责具体监理任务的实施和监理组的管理。以下是驻地监理工程师开展工作的关键步骤和要点:
准备工作
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规模、用途、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等。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理规范:掌握监理工程师的职责和权利。
人员安排与日常管理
组织安排:根据工程需要,合理安排监理人员的工作,确保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责。
业务学习:定期组织监理业务学习,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考核与激励:对监理人员进行日常考核,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监理工作的实施
工序检查验收:编排好工序检查验收程序,制定高效、科学的抽检方法,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设计审查:主持审核承包人提交的施工设计详图,对技术复杂的设计图进行初审后上报总监办审批。
施工计划与方案审查:审查承包人提交的施工计划、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计量支付与工程进度:负责计量支付的签认工作,定期检查工程进展情况,督促承包人按计划完成工程进度。
协调与沟通
内部协调:协调监理组内各驻地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员的工作,确保团队高效运作。
外部协调:协调业主、承包人、设计单位及社会各方的关系,实现工程建设控制目标。
质量与安全
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安全管理:审查承包人的安全保证措施,监督工地试验室的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记录与报告
记录与报告:详细记录监理过程中的发现问题、处理过程及结果,定期向总监办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学习与创新
持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方法: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监理方法,提高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点的落实,驻地监理工程师能够有效地开展监理工作,确保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合同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效益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