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最小费用法

熠佑教育 · 2024-12-26 05:19:37

最小费用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多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产出价值相同或难以用价值形态计量的方案比较。最小费用法的计算形式包括静态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具体应用如下:

静态分析法

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直接比较各方案的总费用,选择费用最小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动态分析法

费用现值法:将各方案计算期内各个不同时点上发生的费用均折算至建设期初,计算现值之和,根据现值大小确定最优方案。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期相同的方案。

费用年值法:将各方案计算期内各个不同时点上发生的费用分摊到计算期内各年的等额年值,根据年值大小确定最优方案。这种方法适用于计算期不同的方案。

使用最小费用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同产出价值或满足同样需要:被比较方案应具有相同的产出价值,或能满足同样的需要,否则无法直接应用最小费用法。

计算期一致:费用现值法要求被比较方案具有相同的计算期,否则需要采用年金比较。

站位不同,结论不同:如站位施工合同中的业主方和承包商,最优方案的标准不同,业主方倾向于支付工程款最少的方案,承包商则倾向于得到工程款最多的方案。

计算步骤:

绘制费用流量图:

明确各方案在不同时间点的费用支出。

折算至同一时间点:

按基准折现率将各方案的费用折算至建设期初或计算期初。

计算现值或年值:

分别计算各方案的现值之和或年值。

比较并选择最优方案:

根据计算结果选择费用最小或收益最大的方案。

示例:

假设有两个方案A和B,它们的费用流量图如下:

方案A:初期投资100万元,年运营费用50万元,计算期10年。

方案B:初期投资150万元,年运营费用30万元,计算期15年。

若基准折现率为10%,则:

方案A的现值 = 100 + 50 × (P/A, 10, 10) = 100 + 50 × 6.1447 = 357.235万元。

方案B的现值 = 150 + 30 × (P/A, 15, 10) = 150 + 30 × 4.2124 = 252.732万元。

因此,方案B的现值较小,为最优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和示例,可以看出最小费用法是一种实用的方案比选方法,特别适用于产出价值难以量化的情况。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