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考试中的施工定额是指 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施工企业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的数量标准。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投标、计划、预算、结算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施工成本管理的基础。
施工定额的主要作用包括:
企业计划管理:
施工定额是企业内部使用的一种定额,用于计划管理,包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
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
施工定额是组织和指挥施工生产的有效工具,通过下达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来实现组织管理和指挥施工生产。
计算工人劳动报酬:
施工定额也是计算工人劳动报酬的依据。
推广先进技术:
施工定额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提高施工效率。
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基础。
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包括:
平均先进水平:
施工定额水平必须遵循平均先进水平,即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多数施工班组或生产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少数班组或劳动者可以接近,个别班组或劳动者可以超过的水平。
简明适用:
定额的结构形式应简明适用,便于计算和管理。
施工定额的分类包括:
劳动定额:
也称为人工定额,是在正常的施工技术和组织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某一施工过程或基本工序所消耗的人工工日的数量标准。
材料消耗定额:
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工程所需消耗的材料数量标准。
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一定计量单位的工程所需使用的施工机械台班数量标准。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施工定额在一级建造师考试和实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考生,掌握施工定额的概念、作用、编制原则及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提高考试和实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