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围岩分级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主要从稳定性、强度和施工难度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并将围岩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下是详细说明:
稳定性分级
稳定:围岩在自然状态下或经过简单支护后,能保持长期稳定。
较稳定:围岩在自然状态下或经过适当支护后,能保持稳定。
强度分级
高强度:围岩抗压强度大于30MPa。
中强度:围岩抗压强度在10-30MPa之间。
低强度:围岩抗压强度小于10MPa。
施工难度分级
简易:围岩易于开挖,施工速度快,对施工设备要求低。
一般:围岩开挖难度适中,施工速度一般,对施工设备有一定要求。
困难:围岩开挖难度大,施工速度慢,对施工设备要求高。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二级围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Ⅰ类:
稳定性好,高强度,简易施工。
Ⅱ类:
稳定性好,中强度,一般施工。
Ⅲ类:
稳定性好,低强度,困难施工。
Ⅳ类:
较稳定,中强度,困难施工。
Ⅴ类:
较稳定,低强度,非常困难施工。
在实际操作中,围岩分级的判定方法通常采用两步分级:
1. 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进行初步分级。
2. 在初步分级的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如地下水、软弱结构面、高初始应力等)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综合考虑地质勘察资料和施工条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围岩分级,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