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的出台背景主要是 为了加强我国消防安全管理,提高消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规范消防技术服务活动,从而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具体背景如下:
消防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尽管消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保持了火灾形势的持续平稳,但重特大火灾仍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些事故暴露出我国消防工作社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不高、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社会化消防技术服务和消防专业技术服务人才。
法律与政策的支持
我国《消防法》、《行政许可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对此有明确规定。
2009年施行的新的《消防法》特别强调,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服务机构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和资格。
专业队伍建设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从事消防专业技术人员约20万人,但离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这些专业人员长期缺乏有效的规范管理,职业地位未得到社会认同,执业能力缺乏评价,素质参差不齐,制约了社会消防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制度建立的迫切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社会消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升他们在社会火灾防控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的建立,正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化、规范化的手段加强对社会消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考试与资格认证
2012年9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暂行规定》、《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等文件,标志着我国社会消防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正式建立。
2015年12月,将组织一次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正式考试,进一步推动了该制度的实施。
综上所述,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的出台背景是为了应对消防工作的现状与挑战,通过法律化、规范化的手段加强消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