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师在设施设置和检查维护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设备设置要求:
设备选择
按需:根据建筑类型、工程特点、负荷性质和用户要求选择合适的消防设施。
合规:确保用电容量和系统规模符合当地的供电条件和相关法规。
供配电系统
稳定:检查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系统是否稳定,包括电源控制阀、铅封、锁链、电动电磁阀等。
可靠:定期进行电源启闭性能测试和供电电源检查,确保消防水泵等关键设备能自动或手动启动。
检查维护
周期:消防设施检查维护需遵循规定的周期,如每日、每周、每月、每季和每年。
记录:对检查和维护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压力测试、水位检测、设备启泵次数等。
测量与检测工具
激光测距仪:用于快速准确地测量距离和面积。
红外线热像仪:用于检测建筑物表面温度分布,识别潜在的热损失或火灾风险。
气体检测器:用于监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浓度,预防爆炸事故。
个人防护装备(PPE)
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或撞击伤害。
防护眼镜/面罩:防止眼睛和面部受到飞溅物或有害气体的伤害。
防护服:防火、防化学品渗透,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防护鞋:防滑、防穿刺,提供足部保护。
手套:耐高温、绝缘,保护手部免受烧伤或电击。
通信与记录设备
无线电对讲机:确保现场人员之间的即时通讯。
数码相机/摄像机:记录现场情况,为后续分析提供直观资料。
便携式计算机/平板电脑:存储文档、图纸和现场数据,便于随时查阅和分析。
灭火与救援工具
灭火器:用于初期火灾的扑灭。
破拆工具:如液压剪、切割机等,用于紧急情况下破门或破窗。
救生器材:如救生绳、救生圈等,用于救援被困人员。
消防控制室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与建筑其他弱电系统合用的消防控制室内,消防设备应集中设置,并应与其他设备之间有明显的间隔。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口处。
消防电梯
除仓库连廊、冷库穿堂和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置前室外,其他建筑内的消防电梯均应设置前室。前室应符合相关防火分隔和面积要求。
其他设施
室外消火栓系统:厂房周围应设室外消火栓,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体积不大于3000m³的戊类厂房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的厂房应设室内消火栓系统。
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耐火等级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多层丁、戊类厂房,以及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筑体积在一定范围内的丁类、戊类厂房宜设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某些厂房和生产部位应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体包括占地面积大于1500㎡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厂房、高层乙、丙类厂房等。
这些设备设置要求旨在确保消防系统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预防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