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在防雷技术方面需要掌握以下要求:
防雷基础知识
了解雷电的形成、运动规律、危害及防护措施等基本知识。
防雷标准和规范
熟悉国家和行业防雷标准和规范,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电力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等。
防雷设计
掌握防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进行防雷方案的制定和评估。
防雷材料和设备
了解防雷材料和设备的种类、性能和应用,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防雷设备。
防雷施工和验收
熟悉防雷施工的要求和流程,能够进行防雷施工的监督和验收。
防雷维护和管理
了解防雷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求,能够制定完善的防雷管理制度和计划。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的防雷建筑物,还有以下具体的防雷技术要求:
直击雷防护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应采取防直击雷防护措施。
可能遭受雷击且后果严重的设施或堆料(如装卸油台、露天油罐、露天储气罐等)也应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35kV及以上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变电站等也应采取防直击雷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接地装置应单设或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且接地电阻应满足一定要求。
二次放电防护
防止二次放电,确保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不得小于2m。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跨接。
感应雷防护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重要的电力设施应考虑感应雷防护。
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以防止静电感应雷的危险。
施工现场防雷
在土壤电阻率低于200Ω·m处的电杆可不另设防雷装置。
配电室的进线和出线处应将绝缘子铁脚与配电室的接地装置相连接。
施工现场内的起重机、井字架及龙门架等机械设备,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装置保护范围以外,应安装防雷装置。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减少雷电对建筑物、设施和人员可能造成的损害。注册安全工程师应确保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