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造价工程师的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执业资格制度
1996年,国家开始实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要求从事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必须配备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2018年,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分别对应不同的资格要求和职业发展方向。
报考条件
申请一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条件包括:工程造价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4年;工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大学本科学历或学位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5年;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3年;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工程造价业务工作满1年。
对于免试政策,具备工程师或注册建筑师职称且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满5年以上,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且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满3年以上,或具有本科学历且从事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满7年以上的人员,可以直接申请成为造价工程师。
注册与继续教育
造价工程师需进行初始注册、延续注册和变更注册,初始注册有效期为四年,延续注册和变更注册后有效期也为四年。
注册造价工程师有权发起设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并且需要定期参加继续教育,每一注册有效期各为60学时。
补贴与激励
各地对造价工程师提供不同的补贴和激励措施,例如四川省巴中市对新注册或转注册的一级造价工程师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技能提升补贴。
其他地区如安徽对造价工程师最高补贴50万/人,旨在吸引和留住人才。
政策实施与监管
住房城乡建设部依据《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对申请者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行业人才的专业性和质量。
这些政策旨在规范建筑造价工程师的职业发展,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专业水平,并通过补贴和激励措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工程造价行业。建议相关从业人员及时关注最新的政策动态,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