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工程师的一些释疑如下:
防火间距的计算
防火间距是指两座建筑物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火灾蔓延的必要空间。具体计算公式为:D=k+d1+d2。
其中,k是基数,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类型取值:高层取13m,甲类取12m,乙丙丁戊取10m;
d1是第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对应的系数,一二级取0,三级取2,四级取4;
d2是第二座建筑的耐火等级对应的系数,一二级取0,三级取2,四级取4。
例如,一个三级耐火等级的乙类厂房与一个四级耐火等级的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计算如下:k=10m,d1=2m,d2=4m,则D=10+2+4=16m。
疏散距离的计算
任一点到最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同而有所变化:
一二级建筑: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疏散距离为22m;
三级建筑:疏散距离为20m;
四级建筑:疏散距离为15m。
防火分区的面积确定
住宅和非住宅组合的建筑,防火分区按照住宅和非住宅各自的建筑高度分别确定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住宅部分:从室外设计地面到住宅屋面的高度;
非住宅部分:从室外设计地面到非住宅屋面的高度。
消防用水量的计算
室内一个防护对象或防护区的消防用水量包括:消火栓用水、自动灭火用水(取最大值)、水幕或冷却分隔用水之和(三者同时开启)。
公众聚集场所的定义
根据《消防法》,公众聚集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