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纠纷法规

土地鼠爱分享 · 2024-12-25 00:18:51

关于二级建造师纠纷法规,以下是一些关键点的总结:

建设工程纠纷种类

民事纠纷:

平等主体之间因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争议。

行政纠纷:

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行为引起的纠纷。

劳动争议: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法律解决途径

和解:

当事人之间自愿协商解决问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调解:

通过第三方(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助解决纠纷,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非强制执行力。

仲裁:

适用于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特点是自愿性、专业性、独立性、保密性和快捷性。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可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

通过法院解决纠纷,特点是公权性、程序性和强制性。民事诉讼的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协议管辖、专属管辖和特殊管辖。

仲裁特点

自愿性:当事人自愿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专业性:仲裁员通常来自特定行业,具有专业水平。

独立性: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之间无隶属关系。

保密性:仲裁程序通常不公开。

快捷性:仲裁裁决通常一裁终局,程序较快。

民事诉讼制度要点

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协议管辖、专属管辖和特殊管辖。

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特殊诉讼时效有不同规定。

证据保全:诉前申请证据保全需提供担保,裁定后48小时内执行。

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15日,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10日。

劳动争议范围

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订立与解除、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等。

管辖权异议

当事人可向受诉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异议成立的,案件移交有管辖权的法院;不成立的,驳回异议。

调解协议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可申请司法确认,确认后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与诉讼的区别

仲裁基于当事人协议,诉讼基于法律规定。

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诉讼判决可上诉。

仲裁程序相对简便快捷,诉讼程序较为复杂且耗时。

以上信息结合了相关法规及解析,为二级建造师考试提供了关于工程纠纷法规的概览。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