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在施工过程中,腻子质量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涂刷过厚
腻子涂层厚度与材料和配合比选择有关。如果刮大白腻子时,滑石粉掺量过多,虽然改善了腻子的润滑性能,但可能导致涂层过厚。
如果从腻子填充效果出发,大白粉掺量增大,由于其颗粒较粗,腻子润滑性能差,不好操作,这时也可能产生涂层过厚现象。
粘结不牢固
腻子发生裂纹、起皮、脱落主要是由于腻子与基层粘结不牢造成的。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方法不当,如未彻底清除基层上的模板隔离剂、油柯、无机酸和有机酸,或者没有刷火碱水溶液,没有涂粘结剂或者腻子配方乳液掺量不当,都会降低腻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涂刷间隔时间短
如果施工间隔时间太短,第一道腻子未干透即刮第二道腻子,不仅不利于后续墙面涂刷工作,还容易造成干燥收缩,引起起皮脱落。
腻子起粉
内墙腻子粉抛光时间掌握不好,表面已经干燥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就会脱粉。
外墙腻子粉在夏天高温下,水分挥发快,面层未能足够的水分进行固化,容易脱粉。
产品超过保质期,粘结力度下降。
产品储存不当,吸潮后粘结力下降。
基层吸水率高,导致腻子干燥速度快,没有充足的水分进行固化。
腻子脱落
旧墙面光滑(如钢化腻子、聚氨酯等油性漆),腻子粉与其表面粘结牢度差。
新墙面使用模板浇注,表面光滑且含有大量脱模剂(废机油或有机硅类)。
对于木质底材、金属底材等非砂浆底材上直接施刮腻子,由于表面胀缩比不同,和该类产品吸水率较强,刚性的内墙腻子不能随之变形,一般在3个月后会造成脱落。
腻子超过保质期,粘结强度降低。
腻子表面起泡
基底过于粗糙,批荡速度过快。
一次施工腻子层过厚,大于2mm。
基层含水率过高,同时密度太大或太小,导致腻子不透气,空气被封闭在空隙内,形成爆裂起泡。
建议
严格控制腻子层厚度,确保每道腻子都充分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道施工。
彻底清理基层,确保基层表面干净、无油污和模板隔离剂等。
选择合适的腻子材料和配合比,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调整配方。
注意产品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腻子应谨慎使用。
合理控制施工环境,避免在高温、潮湿等不利条件下施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腻子的施工质量,避免常见的质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