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施工单位造价员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岗位需求与就业情况
造价工程师在建筑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如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以及竣工结算等。
尽管经济情况可能不乐观,但建筑行业的人才短缺,造价工程师的需求量较大。据统计,全国造价工程师需求量达100万人以上,而注册的造价工程师仅有10万人左右,就业比例较为宽松。
薪酬水平
造价员的薪酬与业务量和工作性质密切相关。在业务量充足的情况下,薪酬可以达到5000元甚至更高。成为项目负责人后,薪酬可能达到8000元甚至1万元。
不同公司之间的薪酬差异较大,有的公司薪酬较低,年底奖金几千元,而有的公司薪酬较高,平均薪酬在1万元以上。
行业竞争与内卷
造价行业存在恶性竞争和低效内耗的现象。企业为了争夺项目,不惜压低价格,导致成本被压缩至极限。造价人员陷入“价格战”的泥沼,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进行精细的算量和标书制作,工作时长被延长,加班成为常态。
市场竞争激烈,小型造价事务所生存空间被挤压,为了生存只能承接零散繁杂的业务,导致工作强度高、回报低,专业提升受限。
技术革新与职业发展
随着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渗透,传统依赖人工算量、经验计价模式受到冲击。造价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软件、掌握新算法,以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需求。
造价人员需要成为复合型造价人才,不仅要精通造价核算,还要懂技术、商务、财税和沟通,以应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综合素质与培训
造价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细心和对造价工作的态度。然而,目前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导致专业成长周期较长。
工作环境与压力
施工单位造价员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需要经常跑现场,与施工人员紧密合作。虽然工作强度大,但工作条件相对较好,适合女孩子从事。
造价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尤其是在项目招标和结算阶段,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的工作节奏。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造价员的现状呈现出岗位需求大、薪酬水平较高、行业竞争激烈、技术革新快、综合素质要求高、工作环境和压力较大等特点。建议造价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适应行业技术革新的需求,并积极寻求复合型发展,以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