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公式总结

小笨熊说故事 · 2024-12-26 13:23:28

一级建造师建筑公式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公式:

构造物斜截面面积公式

公式:S = 1/2 × b × h

其中,S表示构造物的面积,b表示斜截面上的底边宽度,h表示斜截面的高度。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公式:q = Q / A

其中,q表示单位面积承载力(或称压力),Q表示建筑物的总承载力,A表示建筑物的基础面积。

墙体计算公式

公式:P = K × t × L

其中,P表示墙体的承重力,K表示墙体材料的抗拉强度,t表示墙体厚度,L表示墙体长度。

混凝土用量计算公式

公式:V = L × W × h

其中,V表示混凝土的用量,L、W、h分别表示结构中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梁的变形,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公式

公式:δ = (q × l^3) / (3 × E × I)

其中,δ表示悬臂梁端部的最大位移,q表示外部荷载,l表示跨度,E表示材料的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

墙、柱高厚比

公式:h : H₀ = β

其中,h表示墙、柱的计算高度,H₀表示墙、柱的对应厚度,β为高厚比系数。

楼梯踏步宽度与高度的关系

公式:2h + b = 600 - 620 mm

其中,b表示楼梯踏步的宽度,h表示楼梯踏步的高度。

高程测设

公式:前视点读数 + 前视点高程 = 后视点读数 + 后视点高程

其中,a表示后视点读数,b表示前视点读数,H表示后视点高程,A表示前视点高程。

钢筋配料

直钢筋下料长度:L = 构件长度 - 保护层厚度 + 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L = 直段长度 + 斜段长度 - 弯曲调整值 + 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L = 箍筋周长 + 箍筋调整值

钢筋搭接长度需根据具体情况增加。

不得设置脚手眼的墙体或部位

包括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过梁上与过梁成60°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高度范围内;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余砌体200mm范围内。

这些公式涵盖了建筑工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和原则,对于一级建造师考试和实际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并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