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在进度调整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分析进度偏差原因
深入现场,调查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具体原因,包括施工单位资源投入和技术管理水平、建设单位提供方面的延误和缺陷、设计图纸的延误和错误、不利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不利的当地社会环境条件及施工进度计划本身的瑕疵等。
评估偏差影响
分析目前的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及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结论确定是否应当调整。
确定调整范围
确定进度可调整的范围,主要是关键工作、后续工作的可调整程度以及总工期允许调整的范围。
采取调整措施
要求施工单位采取赶工措施,以保证目标工期的实现。施工单位在采取进度调整措施时,应以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限制条件为依据,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重新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实施调整后的计划
施工单位按监理工程师审批的调整后施工进度计划组织施工,监理工程师按照进度控制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监理。
组织措施
增加工作面,组织更多的施工队伍;增加每天的施工时间;增加劳动力和施工机械的数量。
技术措施
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方法,减少施工过程的数量;采用更先进的施工机械。
经济措施
实行包干奖励;提高奖金数额;对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其他配套措施
改善外部配合条件;改善劳动条件;实施强有力的调度。
合同措施
在施工合同和材料、设备供应合同中明确延误工期的经济、法律责任;通过工程款支付控制手段,将进度作为工程款的支付条件,促进进度。
行政方法
通过上级领导,发布进度指令,进行指导、协调和考核;利用激励手段(奖、罚、表扬、批评),监督、督促等方式进行进度控制。
管理技术方法
通过监理工程师的规划、控制和协调,确定项目的总进度目标和分进度目标;在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的比较,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协调参加单位之间的进度关系,协调外部关系,处理好扰民和民扰。
技术支撑
监理部利用监理工程师的专业优势,协调技术问题,解决施工中的难题,以此加快工程进度。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
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总体工期控制计划,并据此细化材料、设备、加工订货采购计划,专业分包招标计划、进场计划及分阶段进度计划;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
通过以上措施,监理工程师可以有效地进行进度调整,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