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讲因素分析

啥都懂点 · 2024-12-26 15:29:35

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因素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尤其在案例分析题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对因素分析法的详细介绍: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确定分析对象:

即所分析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或预算)数的差异。

确定组成因素:

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

确定基数:

以目标(或预算)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或预算)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

替换计算:

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比较结果:

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因素分析法的分类

因素分析法根据其分析特点可分为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两种:

连环替代法:

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差额计算法:

利用各因素的实际数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因素分析法在一级建造师考试中的应用

在一级建造师考试中,因素分析法主要应用于案例分析题,通过对问题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分析项目成本增加的原因时,可以通过因素分析法来确定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成本的变化,并量化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建议

掌握因素分析法有助于一级建造师考生更好地评估项目风险、制定应对策略,并在考试中迅速找到问题的核心,从而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