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平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的分析,以及量本利模型的应用。以下是具体的分析内容:
总成本与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不受产品产量及销售量影响的成本。例如: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折旧费、修理费、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借款利息等。
可变成本:随产品产量及销售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成本。例如: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包装费和计件工资等。
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介于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随产量增长而增长,但不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例如:与生产批量有关的某些消耗性材料费用、工模具费及运输费等。为简化计算,一般也将其作为固定成本。
量本利模型
量本利模型是成本、产销量和利润的关系的数学模型,其表达形式为:利润 = 销售收入 - 总成本,即 B = pQ - C。
销售收入:为简化计算,通常假设销售收入与销量成线性关系。
营业税金及附加: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单位产品售价的某个比例。
盈亏平衡点(BEP):是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表明技术方案在此产销量下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即没有利润,也不发生亏损。
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反映了技术方案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少,技术方案投产后的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
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通过计算盈亏平衡点来评估项目的风险承受能力,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成本控制,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结合量本利模型,企业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销售策略,确保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