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质量通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影响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失误、材料不合格、施工方法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原因和防治措施:
结构表面不平整 原因:
模板安装不平整或模板支撑不牢固。
防治措施:确保模板安装平整,增加支撑力度,使用水平仪检查模板平整度。
局部漏浆 原因:
模板接缝不严实,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均匀。
防治措施:提高模板安装质量,确保接缝严密,浇筑过程中振捣充分。
管线不顺直 原因:
管线敷设时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或施工人员技能不足。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线敷设,加强施工人员培训,确保技术水平。
基础不均匀下沉 原因:
地基处理不当,如回填土不均匀或压实度不够。
防治措施:确保地基处理均匀,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压实度,进行必要的地基加固。
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出现蜂窝、麻面、露筋 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模板表面不光滑。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振捣均匀,提高模板安装质量。
混凝土强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 原因:
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浇筑和养护不规范。
防治措施: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拌合,加强浇筑和养护工作。
吊顶工程饰面开裂、不平整 原因:
吊顶安装时基层处理不当,吊顶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控制平整度。
防治措施:确保基层处理干净平整,选择高质量的吊顶材料,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安装。
钢筋混凝土工程表面缺陷(麻面、露筋、蜂窝、孔洞) 原因:
模板表面不光滑,安装质量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养护不及时。
防治措施:提高模板安装质量,确保振捣均匀,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混凝土收缩裂缝 原因: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水灰比过大,浇筑振捣差,养护不及时。
防治措施: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控制水灰比,确保浇筑振捣均匀,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板面抹压不到位,上人过早 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未进行充分养护,抹压不均匀。
防治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后充分养护,按规定进行抹压,避免过早上人。
部分剪力墙和暗柱开裂、振捣不密实 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钢筋绑扎不规范。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振捣均匀,规范钢筋绑扎。
部分楼板开裂 原因:
楼板厚度不足,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养护不及时。
防治措施:确保楼板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振捣均匀,及时养护。
部分楼层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现象严重 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水灰比过大。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振捣均匀,控制水灰比。
部分梯段板厚度不足 原因:
施工过程中测量不准确,模板安装不精确。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确保模板安装精确。
电渣压力焊未顺肋焊 原因:
焊工技能不足,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防治措施:加强焊工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电渣压力焊操作。
顶板混凝土不密实 原因: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均匀,养护不及时。
防治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均匀,及时进行养护工作。
钢筋采用短钢筋搭接
原因: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