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在实施监理工作时,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工程按照合同、设计图纸、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监理措施:
现场巡视检查
监理工程师通过日常性现场巡视检查,监督承包商严格按合同进行施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重点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正常运作,技术力量、人员素质是否得到保证,施工机械是否符合要求,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是否落实,施工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以及设备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等。
旁站监督
监理工程师在关键施工阶段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定,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章操作和不按图纸、规范或质量标准施工的现象。
测量与试验
利用测量手段核查工程的定位放线、控制轴线和标高,并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测量各部位的几何尺寸和高度。平行检验作为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技术复核及复验工作中采用,作为独立判断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
严格执行监理程序
未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工程项目不能开工,未获得总监理工程师的支付签证,承建单位不能得到工程付款,从而强化了承建单位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的意识,并保证了监理工程师的核心地位。
指令性文件
监理工程师应充分利用指令性文件,对有关事项签发书面意见,并督促承建单位严格遵守与执行。
工地会议
监理工程师可组织专题会议,与承建单位、业主共同探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参加,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专家会议
对于复杂的技术问题,监理工程师可通过建设单位组织召开专家会议,研究讨论,根据专家意见和各方合同协议,达成共识,形成决议,避免监理工程师处理问题的片面性。
计算机辅助管理
监理工程师利用计算机对计量支付、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及合同条件进行辅助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停止支付
在发现严重违规或质量问题时,监理工程师有权暂停支付工程款项,直至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事前控制
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仔细核查承包单位所上报的技术文件、施工方案中有关涉及安全的事项,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指导。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措施
包括组织监理人员学习、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及项目经理部成员的资质、做好机械设备进场的报验工作等。
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
包括分项开工管理、测量管理、施工过程的控制、施工管理等,确保施工方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工作,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
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的全面监理体系,旨在确保工程按照既定的质量、安全、进度要求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