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屋面防护要求包括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屋面防水基本要求、卷材防水层屋面施工、屋面设计规定、倒置式屋面保温层要求、屋面坡度、材料选择、施工方法、质量要求、不同类型屋面的具体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确定防水等级,并应按相应等级进行防水设防。
防水等级分为I级(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两道防水设防)、Ⅱ级(一般建筑,一道防水设防)、Ⅲ级(非永久性建筑,一道防水设防)。
屋面防水基本要求
屋面防水应以防为主,以排为辅。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坡度宜为2%。
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在水泥初凝前压实抹平,并应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5~20mm,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水泥终凝前完成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并应及时取出分格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卷材防水层屋面施工
卷材防水层铺贴顺序和方向应符合规定,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檐沟、天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卷材短边搭接。卷材搭接缝应符合规定,平行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缝宽度应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的规定。
屋面设计规定
屋面应设置坡度,且坡度不应小于2%。装配式屋面应进行抗风揭设计。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屋面应采取防止冰雪融坠的安全措施。坡度大于45°的瓦屋面,以及强风多发或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瓦屋面,应采取防止瓦材滑落、风揭的措施。
上人屋面应满足人员活动荷载,临空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屋面应方便维修、检修,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面应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通道。
倒置式屋面保温层要求
倒置式屋面基本构造自下而上宜由结构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温层及保护层组成。倒置式屋面坡度不宜大于3%。当大于3%时,应在结构层采取防止防水层、保温层及保护层下滑的措施。坡度大于10%时,应在结构层上沿垂直于坡度方向设置防滑条。
屋面坡度
屋面坡度应根据防水材料、构造及当地气象等条件确定,其最小坡度应符合相关规定。各类屋面面层均应采用非燃烧体材料,但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非燃烧体基层上可采用改性沥青卷材。
材料选择
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例如,南方多雨地区宜选用耐水性强的材料,北方寒冷地区则需选用耐低温性能好的材料。
施工方法
防水涂料施工一般采用手工抹压、涂刷或喷涂等方法进行,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遍涂布,确保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无流淌、皱折、鼓泡等缺陷,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质量要求
防水层与基层应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无流淌、皱折、鼓泡等缺陷,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设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同类型屋面的具体施工要求包括上人屋面、非上人屋面、种植屋面、坡屋面、倒置屋面等,各类屋面应满足相应的防水、耐久性及安全性能要求。
这些要求综合了一级建造师在屋面防护方面的专业知识,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方面,确保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