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用电方面需要遵守一系列规定,这些规定主要涉及用电手续、用电计量装置、电费计算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电费调整等方面。
用电手续的规定
申请新装用电、临时用电、增加用电容量、变更用电和终止用电,应当依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
供电方案的有效期从供电方案正式通知书发出之日起至交纳供电贴费并受电工程开工日为止。
用户需变更用电时,应事先提出申请,并携带有关证明文件,到供电企业用电营业场所办理手续,变更供用电合同内容包括:减容、暂停、暂换、迁址、移表、暂拆、更名或过户、分户、并户、销户、改压、改类。
用电计量装置及其规定
用电计量装置的量值指示是电费结算的主要依据,应依照有关法规规定进行检定合格。
用电计量装置的设计应征得当地供电部门认可,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并符合相关现行国家标准或规范。安装完毕后应由供电部门检查确认。
供电企业在新装、换装及现场校验后应对用电计量装置加封,并请用户在工作凭证上签章。
用电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装在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如产权分界处不适宜装表的,对专线供电的高压用户,可在供电变压器出口装表计量。
电费计算方式
电费计算方式通常与一般居民用电相同,主要依据当地的电价政策以及用电量来决定。电费的计算公式一般为:电费 = 用电量(度) × 单价(元/度)。
用电量的计量通常由安装在用户家中的电表来完成,电表会记录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的用电总量,单位为千瓦时(kWh)或度。
电价的确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用电时段、用电类别(如居民用电、商业用电等)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一般来说,居民用电的价格相对较低,而商业用电的价格较高。不同地区之间也可能存在电价差异。
节约用电的建议包括使用节能型电器、定期检查家中电线和电器、对于不常用的电器使用定时器或者断电保护装置来减少待机功耗等。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供电部门可能会对电价进行调整。例如,当电力供应紧张时,可能会实行峰谷电价制度,即在用电高峰时段提高电价,而在低谷时段降低电价,以此来鼓励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缓解电网压力。
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及其变更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这一设计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必须经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技术人员批准,最后由现场监理签认才能实施。这种严格的程序确保了临时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临时用电工程的验收同样重要,必须由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这一步骤相当于为用电工程上了一道“保险”,保证了其符合安全标准。
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需要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这种细化检查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止因小故障导致大的安全事故。
其他注意事项
室外220V的灯具距离地面不得低于3米,而室内不得低于2.5米。这是为了防止灯具与人员接触可能带来的触电风险。
在特殊场所,如隧道、人防工程、高温环境、有导电灰尘和比较潮湿的地方,应使用安全特低电压照明器,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这种设计最大程度上减小了触电事故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二级建造师在用电方面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用电手续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注意节约用电和合理使用临时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