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消防工程师疏散距离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房间内任意一点到最近疏散门的直线距离
这是确定安全疏散距离的第一步,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火灾危险性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等因素来确定。
从疏散门到最近疏散楼梯间或安全出口的距离
这个距离同样受到建筑结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的影响。例如,在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可以向两个方向逃生,因此最大疏散距离可以放宽;而在袋型走道一侧或走道尽端的疏散门只能向一个方向逃生,最大疏散距离需要缩短。
特殊条件下的距离调整
在民用建筑中,如果设置了自动喷水系统或敞开式外廊,可以适当增加最大安全疏散距离。相反,如果疏散路线有被烟气或火灾侵袭的风险,如采用敞开式楼梯间的建筑,则需要缩短最大安全疏散距离。
不同类型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工业建筑: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来确定安全疏散距离。
公共建筑: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高度,安全疏散距离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歌舞场所在袋形走道中的疏散距离最大为9米,而医院、旅馆等建筑的疏散距离则根据具体类型有所不同。
住宅建筑:需要考虑层数、是否设置自动喷水系统、是否有敞开式外廊等因素。例如,层数不超过4层时,直通室外的门可以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15米处。
汽车库: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超过45米,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距离不应超过60米。
其他相关规定
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10米,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40米,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0.90米。
防火分区的详细计算也需要考虑,高差与室外地坪的距离不应超过10米,每100人所需疏散楼梯的宽度为0.75米。
通过掌握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中关于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从而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