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工程师的建筑保温知识中,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保温材料的选择
建筑的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不宜采用B2级保温材料,严禁采用B3级保温材料。
有机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聚氨酯泡沫)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燃烧性能相对较差。
无机保温材料(如岩棉、玻璃棉、矿棉、硅酸钙)燃烧性能较好,但保温效果相对较差。
燃烧性能等级
根据《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标准,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不燃性材料、难燃性材料和可燃性材料三类。
不燃性材料(如岩棉、玻璃棉)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燃烧、不微燃、不炭化。
难燃性材料(如经过阻燃处理的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
可燃性材料(如未经过阻燃处理的聚苯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后能立即起火。
消防应用
在消防工程中,保温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确保建筑的消防安全。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燃油、燃气等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场所以及各类建筑内的疏散楼梯间、避难走道、避难间、避难层等场所或部位,应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
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设置防护层,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包覆。除规范规定的情况外,当采用B1、B2级保温材料时,防护层厚度首层不应小于15mm,其他层不应小于5mm。
当建筑的外墙外保温系统按规定采用燃烧性能为B1、B2级的保温材料时,应在保温系统的每层沿楼板位置设置不燃材料制作的水平防火隔离带,防火隔离带的高度不应小于300mm,且应与建筑外墙体全面积粘贴密实。
基层墙体或屋面板的耐火极限
设有保温系统的基层墙体或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相应耐火等级建筑墙体或屋面板耐火极限的要求。
总结:
消防工程师在建筑保温方面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保温材料的选择、燃烧性能等级、消防应用以及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置防护层和防火隔离带,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