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为了提升建筑行业管理水平,开始设立这一资格。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级建造师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必备的职业资格证书。
具体来说,一级建造师(Constructor)是指通过考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从事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该证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根据《建筑法》规定,建筑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需经过严格的资格考试和评审程序才能获得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
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已有150余年历史,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该项制度,并且具有执业资格的建造师已经成立了国际性的组织——国际建造师协会。
我国在2002年12月5日正式出台了建造师注册职业资格制度,2003年2月27日要求大力推广注册职业资格认证,并逐步废除原有的项目经理管理制度,设立了5年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一些符合考核认定条件的一级项目经理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考核认定,取得了第一批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综上所述,一级建造师制度是为了提升建筑行业管理水平而设立的,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由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并且参考了国际建造师协会的注册建造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