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监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在建设工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职责和专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定义:监理工程师是由建设单位聘请的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合法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的人员。
职责:主要职责是监督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资格:需要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登记。
总监工程师
定义:总监工程师,也称为总监理工程师,是由建设单位聘请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负责履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主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的注册监理工程师。
职责:
确定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及其岗位职责。
组织编制监理规划,审批监理实施细则。
根据工程进展及监理工作情况调配监理人员,检查监理人员工作。
组织召开监理例会。
组织审核分包单位资格。
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
审查开复工报审表,签发工程开工令、暂停令和复工令。
组织检查施工单位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
组织审核施工单位的付款申请,签发工程款支付证书,组织审核竣工结算。
组织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
调解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工程索赔。
组织验收分部工程,组织审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资料。
审查施工单位的竣工申请,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组织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参与或配合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组织编写监理月报、监理工作总结,组织整理监理文件资料。
资格:必须由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且通常要求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
总结:
监理工程师是负责具体监理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
总监工程师是项目监理机构的总负责人,需要具备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并且通常要求有较高的职称和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
建议在实际工作中,总监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应明确各自的职责,相互协作,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