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消防工程师重点

冯老师教育 · 2024-12-26 22:54:29

建筑防火消防工程师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人员密度:根据建筑的不同用途和面积,计算合理的疏散人数。

疏散宽度指标: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疏散距离指标:指从疏散起点到安全出口或避难地点的直线距离。

疏散出口与疏散走道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设置要符合规范要求,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的宽度、长度、走向等应符合相关规定。

疏散楼梯与楼梯间

疏散楼梯的设计要满足人员疏散需求,宽度、坡度等参数应符合规范。

楼梯间应有足够的照明、疏散指示标志,以及防烟、防火等措施。

避难层(间)

避难层(间)的设置应考虑建筑高度、人员密度等因素,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位置设置,为人员疏散提供照明和方向指引。

避难袋、缓降器、避难滑梯、室外疏散救援舱、缩放式滑道等设施:根据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逃生疏散辅助设施。

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是计算疏散通道宽度的依据,不同类型的建筑有不同的指标要求。

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消防安全职责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配备消防设施和设备,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定期组织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防火、防烟分区及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

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火灾责任事故罪的概念和立案标准

火灾责任事故罪是指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拒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起公诉:(一)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米,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对于地下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米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40米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

建筑防火措施及安全措施类型

主动安全措施:总平面防火、防排烟、安全疏散、建筑防爆、电气防火。

被动安全措施:结构防火、材料防火、防火分区/分隔。

火灾原因及分类

建筑火灾的原因: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放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其它原因引起火灾。

按燃烧对象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可熔化固体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

火灾损失分级

特别重大火灾: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亿元以上。

重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直接财产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

较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直接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