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第一次工地会议是在建设工程尚未全面展开、总监理工程师下达开工令前,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各自人员及分工、开工准备、监理例会的要求等情况进行沟通和协调的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如下:
会议组织和参与人员
由建设单位主持。
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授权代表参加,也可邀请分包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设计单位人员参加。
会议内容
业主、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分别介绍各自入驻现场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并以书面文件提交给各方。
宣布授权业主根据委托监理合同宣布对总监的授权,并委以授权书。
工程开工准备情况介绍,包括施工许可证办理情况、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施工场地平整、水、电、道路等满足开工要求等。
施工准备情况介绍,包括主要施工人员的进场情况、材料、机械、仪器和设施的进场情况、施工驻地及临时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等。
总监理工程师介绍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和内容、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职责分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措施等。
研究确定监理例会的相关内容,包括召开频次、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会议基本议程等。
监理工作作用
总监理工程师在确定项目中标后,可以提前与建设单位进行会面,并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共同策划第一次工地会议,了解项目前期准备情况,根据项目特点拟定会议议程。
监理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的作用包括策划阶段、对施工准备情况的审核、监理规划的介绍、监理例会的确定等。
监理工作原则和职责
监理职责包括“三控、两管、一履责、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
监理的控制方式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控制的方法包括巡视、旁站、平行监控。
监理工作建议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合同要求,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提高设计变更的效率和质量,加强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
增加监理人员配备,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情况,适当增加监理人员配备,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第一次工地会议,各方可以明确各自的责任和分工,确保工程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并明确监理程序和方法,为后续的监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