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计划编制
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分解、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内容。
预算编制
根据项目计划,编制项目预算,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
招投标工作
制定招标文件,评审投标单位资质和投标报价,确定中标单位。
合同管理
制定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跟进合同履行情况,处理合同纠纷。
工程量清单编制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编制工程量清单,包括各项工程量及其计算公式。
变更管理
处理工程变更,评估变更影响及其费用,与业主协商变更事宜。
工程进度管理
跟进工程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延误问题,保证工程按时完成。
工程质量管理
制定工程质量管理计划,跟进工程质量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资金管理
跟进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资金问题,保证项目资金安全。
验收管理
制定验收标准,组织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验收标准。
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每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技术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经理责成各专业工程师填写“施工日志”。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工程室负责现场劳动力调配、进度管理、机械使用和施工安全等工作,并保存相关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专检制度,施工队质检员对每道工序自检合格后,填写自检表,经相关工班长签认后,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工程造价的监控
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确保工程按照预算进行。
工程经济纠纷的鉴定
对工程经济纠纷进行鉴定,提供专业的经济分析和解决方案。
工程变更及合同价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
处理工程变更,计算合同价的调整和索赔费用。
工程造价依据的编制和审查
编制和审查工程造价的相关依据,确保造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其他业务
包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及工程招标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制或审核。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和后评价、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施工方案优选和技术经济评价。
为业主和承包商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包括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济评价,工程概算、预算、结算、竣工决算的编制和审核,工程量清单、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和审核,工程变更及合同价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建设项目评价和后评价以及设计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优化等。
这些实践内容涵盖了造价工程师在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作,从项目初期的投资估算到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控制,再到项目结束后的竣工结算和决算,都需要造价工程师的积极参与和专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