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在建筑抗震方面需要了解以下要求:
一般规定
混凝土结构房屋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房屋中,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框架结构
应考虑填充墙、围护墙和楼梯构件的刚度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非承重墙体
围护墙、隔墙、女儿墙等非承重墙体的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以下规定:
墙体及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具有足够的延性和变形能力,以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变形需求。
人流出入口和通道处的砌体女儿墙应与主体结构锚固。防震缝处女儿墙的自由端应予以加强。
抗震设防目标
我规范抗震设防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个水准”。
震害规律
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规律是: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梁的抗震构造要求
梁的截面尺寸: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小于4。
梁内钢筋配置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小于2Φ12。
柱的抗震构造要求
截面的宽度和高度,极限不宜小于300mm。
剪跨比宜大于2.3。
截面长边与短边长比不宜大于3。
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柱箍筋配置要求:抗震墙的厚度,一、二级不应小于16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40mm。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一、二级不应小于200mm;三、四级不应小于160mm。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构造柱构造要求: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在圈梁纵筋内侧穿过,保证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与埋深小于500mm的基础圈粱相连。
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的构造要求:
圈梁应闭合。
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最小纵筋不应少于4Φ10,箍筋最大间距250mm。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这些规范进行,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