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在处理岩土分类问题时,需要了解土石的分类标准以及不良土质处理方法。以下是根据提供的信息整理的要点:
土石分类
土石根据其开挖难易程度分为八类:
1. 一类土:松软土,如砂土、粉土、冲积砂土层等。
2. 二类土:普通土,如粉质黏土、潮湿黄土等。
3. 三类土:坚土,如软及中等密实黏土、砾石土等。
4. 四类土:砂砾坚土,如坚硬密实黏性土或黄土等。
5. 五类土:软石。
6. 六类土:次坚石。
7. 七类土:坚石。
8. 八类土:特坚石。
不良土质处理方法
不良土质路基的处理方法包括:
软土:具有高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低透水性、高压缩性和低强度等特点。处理方法有表层处理法、换填法、重压法、垂直排水固结法等。
湿陷性黄土:土质疏松,具有高孔隙比,在受水浸湿时强度降低。处理方法包括换土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
膨胀土:主要问题是减轻和消除胀缩性对路基的危害。处理方法包括灰土桩、水泥桩加固、换填或堆载预压、防水和保湿措施等。
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性冻土。处理方法包括增加路基高度、选用不发生冻胀的路面结构层材料等。
扩展信息
岩石图像分类: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深度学习模型,结合Numpy高效数据处理,对岩石图像进行自动分类,用于地质特征识别或矿物类型分类。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根据《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和《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进行土的分类和颗粒分组。
一级建造师在处理实际工程中的岩土问题时,应参考相关标准和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