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砌砖要求标准

左岸教育 · 2024-12-27 01:26:01

二级建造师砌砖规范标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规定

非烧结块材砌筑时,应控制砌筑上墙后的收缩性。

砌筑前应对需要湿润的块材进行适当浇(喷)水,不得使用干砖或吸水饱和状态的砖。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咬槎砌筑,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带壁柱墙的壁柱应与墙身同时咬槎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留槎砌筑,块材应内外搭砌、上下错缝砌筑。

砌体中的洞口、沟槽和管道等应按照设计要求留出和预埋。

砌筑砂浆应进行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当组成材料有变更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现场拌制砂浆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质量计量,拌制后在使用中不得随意掺入其他胶粘剂、骨料、混合物。

冬期施工所用的石灰膏、电石膏、砂、砂浆、块材等应防止冻结。

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以及砌体抗震墙与框架柱的连接处均应采用先砌墙后浇柱的施工顺序,并应按要求设置拉结钢筋;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

承重墙体使用的小砌块应完整、无破损、无裂缝,采用小砌块砌筑时,应将小砌块生产时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施工洞口预留直槎时,应对直槎上下搭砌的小砌块孔洞采用混凝土灌实。

砌体结构的芯柱混凝土应分段浇筑并振捣密实,并应对芯柱混凝土浇灌的密实程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材料要求

砌体结构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非蒸压硅酸盐砌块及非蒸压力加气混凝土制品。

下列部位或环境中的填充墙不应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物防潮层以下墙体、长期浸水或化学侵蚀环境、砌体表面温度高于80°C的部位、长期处于有振动源环境的墙体。

混凝土砌块砌体的灌孔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且不应低于强度等级的1.5倍。

设计要求

墙体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焊接网。

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板、屋面板应符合相关规定,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端钢筋应与支座处沿墙或圈梁配置的纵筋绑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成板带;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与现浇板可靠连接。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的承重墙、梁不应采用无筋砌体构件支承。

圈梁宽度≥190mm,高度≥120mm,配筋≥4φ12,箍筋间距≤200mm。

配筋砌块砌体抗震墙应全部用灌孔混凝土灌实。

一般规定

对于混凝土小型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尚应检查产品龄期不小于28天。不同品种的砖不得在同一楼层混砌。

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块,不应采用多孔砖。

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灰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施工细节

砖墙的砌筑应按照砌筑的操作进行施工作业,一般以挤浆砌筑为宜,切实做到灰缝均匀饱满,并在各楼层墙体拉通线立皮数杆进行砌筑,同时在每层楼板完工后,都重新找平放线,再进行上层墙体砌筑。

对墙转角及内外墙的交接处,沿墙高每500mm在灰缝内配置2φ6.5钢筋,每边伸入墙内长度1000mm。

对120厚砖墙应在高度方向大约三等分处配置三道2φ6.5的通长拉结筋,每端伸入相邻墙体500mm。

当梁跨度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